中国信托业协会11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

今年7月以来, 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一直处于强势状态, 产品发行规模连续四个月位居所有投资领域首位。 房地产回暖,

掀起了开发商拿地的高潮。
        在高回报率的推动下, 各种资本通过信托方式与开发商进行前期开发投资。 三季度, 仅有少数大型信托公司和开发商签订了超过540亿的战略合作基金。
        资本“借”信托投资房地产。 银行、信托和开发商相互合作, 将投资产品推向市场, 成为新的市场热点。 三季度, 540亿信托资金注入房地产。
        “人保正在积极进军信托、房地产等相关投资领域。” 人保集团董事长吴岩11月9日表示, 人保正在积极进军信托等相关领域, 并积极关注和介入房地产投资, 这些领域将对人保传统业务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。 事实上, 人保财险的另一家同行平安集团已经率先充分利用了信托平台。 通过信托平台, 平安在房地产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。 10月19日, 平安信托与杭州余杭城建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 未来三年, 将完成50亿元至80亿元的目标项目投资, 重点发展优质住宅、城市综合体、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项目。 . “今年平安的房地产投资扩张势头非常强劲, 在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领域的规定出台之前, 最初的扩张是通过信托平台实现的, 信托平台仍将是其投资的领域。 未来。扩张是一张重要的王牌。 上海海山投资的一位项目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 通过与金地集团、绿城集团和余杭建设3家房地产公司签订的战略投资协议,

平安信托未来三年的最高投资额将达到320亿元。 虽然REIT尚未出现, 但投资界已经对这种投资形式寄予厚望。 房地产信托已成为投资房地产的重要平台。 据统计, 今年三季度仅信托公司和开发商的大规模战略投资就达到了540亿。 “开发商与信托公司的联盟正在成为新的热点, 这种合作的范围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。” 永益信托工作室李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 几家大型房企与平安的这一点, 尤其体现在信托、华融、中铁等信托公司的战略合作上。 此类信托公司与开发商结成战略联盟的例子在第三季度并不少见。 10月27日,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保利地产签署200亿元投资协议。 其中, 华融通过旗下华融信托平台为保利地产提供融资服务, 最高可达100亿元。 9月9日, 中铁信托在成都与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签署20亿战略合作协议。 中铁信托总经理景凯强表示, 双方将在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方面进行合作。 这些房地产信托的年收益率从6.5%到7%不等, 参与客户为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机构和自然人。 “信托公司多次与开发商签订百亿融资协议, 改变了以往房地产信托计划交易对手多为10亿以下规模的小开发商的特点。” 上海溥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赵洋说。 银行联手信托推理财产品 在从房地产借入资金的同时, 另一种银行、信托公司和开发商的合作模式在今年发展得非常迅速。 据了解, 部分信托公司与开发商合作时, 有银行作为合作伙伴。 “信托公司完成房地产信托计划后, 将产品转售给银行, 银行评估投资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后, 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出售给客户。”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 一些大型集体信托将采用这种银信合作方式发行。
        今年最具影响力的银信合作房地产投资计划是由工商、中海信托、 绿城集团。 该产品的操作流程为工商银行作为理财计划的管理人, 以现金方式认购中海外信托所有优先信托单位(约17亿元), 该产品年利率高达8.5 %, 大约有 3 亿次级债。 根据百瑞信托的报告, 目前房地产信托的年收益率在10%以上, 部分个人甚至高达20%。 “除去信托公司和银行的费用和收益, 投资者的个人回报也相当可观, 一般在5%左右, 有的会更高。” 规模只有几千亿。 据我们统计, 银欣产品的规模在一个月内可以达到1000亿。 一个银心产品至少5万元。 从产品周期来看, 最短的只有1个月, 最长的银欣产品今年的平均周期是200天左右。”李阳说。正是在这样的契合度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下, 真正的 房地产信托正在成为投资领域的新热点, 百瑞信托研究员认为, 随着双方合作模式的成熟和信托公司融资能力的提升, 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开发商借入资金。 但赵阳认为, 房地产信托一直是敏感的业务类型, 容易受政策影响, 这种投资规模扩大的前提是信托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,

一旦政策环境发生变化, 将对这一领域产生重要影响。